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_第1页
1/4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_第2页
2/4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_第3页
3/4
18.恐龙无处不在朱龙伟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平实严谨的说明文,表面看好像是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因此,学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讨论和发现的必要前提。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并领悟其中的道理。假如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就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所以,在初读了解作者后我提出了问题“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这样的设计看似有些唐突,但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却有很好的效果,同是,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进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然后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结构,让他们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说明顺序和方发进一步剖析文章。最后以赏析语言结束课文。不过为了能进一步升华主题,我设计了“学了本文之后有什么启示的讨论问题。这不仅锻炼的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对文章进行完善的小节。教学目标:1. 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2. 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3. 培育学生的探究习惯,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学重难点:1.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2. 培育学生的探究习惯,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讲授法 、问答法、 朗读法 、讨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图象导入:播放恐龙的相关画面。并解说:“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最重的可达 90吨,目前的大象只有 6 吨,曾以 900—1200 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可在6500 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及作者)二、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