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靠近,让爱发光-《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陆佳星 学号:20很有幸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一书,我个人认为“教育就是服务”理念深化我心。要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进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究与成功的欢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我认为学校是一个服务机构。我们认为学校的服务是指教职工对学生的态度,这种态度归结起来说就是负责任的态度。“负责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对学生的关爱。因为老师所面对的学生出自不同家庭,继承不同的血缘,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他们的品德、个性、习惯、知识、能力、观念包括长相都会有巨大差异,爱是教育的起点。因为只有爱,才能做到一视同仁,才能做到公正,才能做到善待学生,才能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的种种错误,才能严格要求学生培育良好习惯并鼓舞他们面对未来。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中,第 23 页,一名学生当了 11 年班长,当重新选举班长时,他没有被选上,离家出走,半年没有走出阴影。这就是不健康的心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及家长的关爱。教育及是服务,就如 9 月 8 日陈副省长给我们播放的《奇迹男孩》,片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爱。老师服务学生要幸福成长,确立“生中心、差异化”,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四个引路人”的标准,转变教书育人方式,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乐学善学、学有所成,服务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终身幸福奠基。全面推动“中小学生品行提升工程”,积极开展读懂学生、理解学生的“知心行动”,淬炼学生意志品行,开展富有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探究班集体建设中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实践历练中增长才能、磨砺意志、经验成长。加强学生艺术、体育、科技社团建设,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立足学生喜爱、学生自治,提高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参加度,为学生个性潜能的进展提供宽阔舞台。关怀弱势学生群体,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师生结对,全面帮扶,精准辅导。“负责任”的第二个要素是宽容。学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