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 --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检讨 阿里夫·德里克 1989年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使得一局部社会科学家断定,“现代化〞理论战胜了用来替代它的其他变革理论,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的变革理论。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提出相反的观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以前更加切合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科学文献中这种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被描述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 Capitalism〕。在这里我特别地感兴趣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世界体系分析〞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世界体系分析及其对全球资本主义的看法,对于仔细思考社会主义的现状和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一、世界体系分析:思想来源 “世界体系〞这个术语在7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它最初与美国的一位名叫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uel Wallerstein〕的社会学家的著作有直接关系。沃勒斯坦在1974年发表了一部著作,名为?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兴起?。该书不仅引入了“世界体系〞这一概念,而且在开展讨论和社会科学界直接引起了震动。在随后对欧洲资本主义起源的讨论中,沃勒斯坦进一步开展了这一论题。 虽然沃勒斯坦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讨论对在学术界普及世界体系分析上起了重要作用,但为了评估其实际影响,我们仍必须把他本人的著作置于70年代的整个背景之中。世界体系分析之所以被热烈地接受,首先是因为它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理论一直在欧美社会科学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因此毫不奇怪,世界体系分析会得到年轻的激进学者的极大支持,这些年轻的激进学者在60年代走进学术界,他们大多数是第三世界的讨论者。此外,沃勒斯坦的著作在当时也不是对现代化理论提出挑战的唯一著作。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和拉丁美洲的“依附〞理论家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假设不是在制度上便是在思想上〕,他们也提出了替代现代化理论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与沃勒斯坦的著作在理论前提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说,这些著作标志着第三世界社会科学家的时代的到来,他们力图对表达在现代化理论中的霸权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提出挑战。而且不管怎么说,这些讨论开展的新方法都受到了全球性的激进运动的鼓舞,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在过去20年中,世界体系分析在解释兴旺与不兴旺问题上提供了取代现代化理论的最正确选择。现代化理论形成于二战以后的年代,在解释开展问题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