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电影评论实例 实例1 温暖的黑色幽默 ———《疯狂的石头》影评 《疯狂的石头》自 2006 年 6 月 30 日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一路飙升,在这个大片越大,小片越小的年代,导演宁浩创造了一个小片的票房神话。 此后很多记者对于此片在民间火热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提出,《疯》的出现是中国大制作的结束和小制作电影的开始。对此电影学院的郑洞天教授回应道:“大片我们拍了十几部,大部分赚了钱;小片拍了几千部,现在头一回取得了票房。” 小制作的电影取得不同凡响的票房,这是《疯》引起轰动的根本。导演冯小刚曾经评价小制作电影导演为“以赔钱为己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李安的片子十几倍的收回成本都没有如此强烈地被人们所关注。 宁浩只身 一人从 山 西 来到 北 京 ,他 尝 过 作一个“北 飘 ”几乎 所有的苦 和累 ,干 过 影视 圈里 所有的活 计 。所以单 从 生活 经历 来看 ,拍出一部很多地方 很贴 近 平 民的电影,而 且 实力 不俗 ,是意 料 之 内 的事 情 。 现在很多人都觉 得《石头》好 看 ,我们不能 否 认 宁浩的才 华 。但 是也 有很多人说 他 抄 袭了 98 年英 国的片子《两 杆 大烟 枪 》,不说 别 的,就 算 是抄 袭 出来的,能 够 抄 袭 到 这个地步 ,这不是一个电影故 事 或 者结构 的问 题 ,而 是导演功 底 扎 实,磨 练 出来的,没有很强的基 础 ,就 算 让 你 抄 ,就 算 让 你 遇 到 国产片保 护 月,你 也 取得不了两 千万 的票房。更 何 况 《疯》有很强的本土 化 印 记。导演宁浩说 ,当初考 虑 要 本土 化 ,很刻 意 地追 求 什么,但 是后来发 现把 自己身 边 的人拿 出来就 行 了,很自然 的。比 如徐 峥 扮 演的房地产商 ,这是一个负 面 角 色,而 给老 百 姓 看 的片子在中国只有房地产商 是挨 骂 也 没人心 疼 的角 色。 虽 然 片中有很多并 不是符 合 逻 辑 ,有些 夸 张 的运 用 ,但 是我们不能 否 定 它 是喜 剧 的前 提。 影片运 用 夸 张 的手 法 ,写 尽 了黑色幽默,为了告 诉 我们什么? 我想 这正 是影片的主 题 所在:混 沌 的世 界 上,心 灵 至善 ,好 人好 报 。 下 面 我们以片中石头的去 向 以及 围 绕 石头出现的人物 为线 索 ,按 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