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 划生 育 技 术 服 务 规 范 ——常见节育 手术 并发症防治 35 宫内节育器放取术并发症的防治 一、子宫穿孔 子宫穿孔发生率甚低,但其后果较严重。 (一) 原发性子宫穿孔 可由放取过程中手术器械所致,如子宫探针,放置器,取出器,诊断性刮宫的刮匙等造成。大多数因子宫位置未查清或操作时用力过猛,或技术不熟练造成。哺乳期子宫、长期服用避孕药者子宫脆弱,子宫畸形和有疤痕(如有剖宫产史和子宫肌瘤剥出术者),由于子宫疤痕常使子宫腔和宫颈通道弯曲,稍用力过度,即可造成子宫穿孔。如术中发现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按子宫穿孔的原则处理。如节育器已放至宫腔外,不论病人情况如何,均应立即剖腹取出,绝不能用取环钩钩取。 (二) 继发性子宫穿孔 因术时子宫肌层有损伤,或节育器存在尖锐部分或节育器断裂;其尖锐部分嵌入子宫肌壁内,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加之子宫收缩及 腹腔负 压 的作用,移 行 穿透 肌层而 造成子宫继发性穿孔,也 即造成节育器部分异 位或嵌顿 。继发性子宫穿孔可按节育器异 位的方 法 处理。 二、术后出血 放取IUD 后出血 ,是 指 手术时或手术后短 期内出血 超 过100m l 者,较少 见 。可出现在术时及 术后7-14 天 ,出血 多时可导 致休 克 。 在放置或取出术后有出血 者,多数由组织损伤所致,应严密 观 察 。在放置IUD 数天 后再 出血 ,多数由局部内膜 受 压 迫 坏死或感染所致,以 哺乳期为 多见 ,也 见 于人工 流 产同 时放置者。 治 疗 原则: 首 先 应用止血 药物 (如抗 纤 溶 活 性药)及 抗 炎 药物 。出血 多者需 补 足 血 容 量 。疑 有损伤时,不可作诊断性刮宫,必 要 时施 行 腹腔镜 检 查协 助 诊断。病情严重者,需 行 腹部探查。损伤严重、出血 不止者,需 手术修 补 或切 除 子宫。放置数天 后出血 者,首 先 给 予 止血抗 感染治 疗 ,无 效 者应及 时取出IUD,或同 时行 诊断性刮宫,并 用宫缩剂 。人工 流 产同 时放置IUD 后出血 者,常有组织残 留 ,应取出IUD,并 进 行 刮宫,清除 残 留 组织物 ,术后应用抗 生素 。 三、生殖道感染 生殖 道感染,发病率低,国 内约 为0.5-4%,轻 者,可经 抗 感染治 疗 而 愈 。少 数严重感染者,除 应用抗 炎 治 疗 外,宜 取出IUD。 (一) 造成感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