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 篇 1 《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务必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爱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此刻: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忙;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气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齐来。 老师的道德是老师的灵魂,师德是老师职业理想的翅膀,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有人把老师比作红烛,燃烧自我,照亮别人,这是对老师的崇高评价和完美赞誉。世人给老师带上了如此漂亮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老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老师,就应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就务必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卑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别变故的学生,容易构成个性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舞,耐心帮忙,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理解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期望,群众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老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我,敢于正视自我,解剖自我。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务必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我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 篇 2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证明了党和政府对老师的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