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大代表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现年 40 岁。2024 年当选乡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 该同志自担任乡人大代表、村支书后自感压力大,责任重。在面对该村党员、社长不是亲戚便是师父、师爷的人际关系,在面对“表面上一团和气,办事一推二拖”的工作环境,在面对“这个人就是‘外婆’,办成事难矣”的风言风语,他对准自我画像(“火车无轨怎能行,车头无力怎能跑”),狠抓辖区基础设施和产业进展,引领致富热潮。 一、强化自身建设 该同志任乡人大代表和村支书后,能积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坚持仔细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政治的坚定性和履职的自觉性,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能积极参加乡人大和乡党委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能较好的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更好的履行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仔细履职尽责 当选乡人大代表、村支书以来,同志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积极为民代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 (一)基础设施。村地处边远,位居大山深处,农户居住较为分散,交通是制约该村最大的进展瓶颈,解决行路难也是群众多年的期盼。同志积极发挥乡人大代表作用并带领该村两委结合实际,努力制造条件,利用山林流转金修通了 2、6 社道路 3.24 公里;在支部、村委的努力下,村主任的慷慨解囊出资下,3 户 20 人口筹资 80 万元,解决了入户道路,辟谣了 10 人一个社修两条路不可能的传说;村出大分子,村民解决小分子把分子变大,分母缩小来抢修损害老同志捐赠资金修的滑溜石村道 1000 余方塌方,危及 8 户人住居安全的地质变迁之道;实行疏通涵洞排畅流水,砌 3 米高 10 米长的堡坎做保障,村社一起努力完善袁家河、6 社道路的改造;实行了生意人士捐赠不让当地群众花一分钱的方式,砌 2 米高 20 米长的堡坎,疏通了村道涵管,方便了群众行路难,并对 1、3 社 4.6 公里社道进行了加宽改造。 (二)产业进展。自耕自给的传统农业在该村占据主导,如何利用辖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是群众增收的关键。同志担任乡人大代表和村支书以来,结合乡党委、政府的产业布局,仔细探究该村进展模式。一是通过砍伐残次林 30 余亩和闲置土地,种植皂角 10000 株,并时常进行了管理,其成活率 95%左右,现皂角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