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_第1页
1/9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_第2页
2/9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_第3页
3/9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摘要:现代的产品设计商业气息与机械感越来越强,设计周期越来越段。特别是中国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像快餐文化,在乎市场而放弃了文化风格。我们现在应该追寻一些传统,这些传统不仅仅只是符号上的,而应该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优良的产品不仅仅只有其有用功能,更应改是一种设计文化的表达。人文关怀与文化内涵已是优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层面,只有它们才能更好的诠释设计中的人性,让产品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关键词:人文关怀、文化内涵、传统,融合一、产品设计中融入人文理念的开始1851 年在伦敦进行的世界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no of 1851〕J·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水晶宫主会场采纳了玻璃和铁架的结构,可以说是对当时结构美学的极致的表现,从此推起了 19 世纪下半页的“工艺美术〞运动 。这场“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是针对当时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在这场运动中提出,向公众提供高雅、有品位的好设计的理念;主张保存手工制造。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在 20 世纪开始就失去了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手工业的完好保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这次“工业美术〞运动是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保存人文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设计运动,也使的今后的产品设计有了更多的人性的漂亮。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一切都充满了新颖、活力和制造性。产品更是不断的推陈出新,品种纷繁而形态万千。产品设计中新的造型、新的材料以及新的技术更是让产品蕴涵富于梦想的视觉因素,更为成熟,带有国际化的美学风格。深得垂青。但是,但是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所效劳对象是产品,而产品的效劳对象却是人。所以,工业设计师还是不能一味的追求产品的新奇与特别。以人为本的思想决定了产品设计必须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其实“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的概念。在产品设计中人文关怀应该是表达在对人的对文化的关注,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人性化的设计。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起,电子技术开始向微型化、集成线路化开展。不少家电产品如电视机、 机、收录机、冰箱等已经大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进入 80 年代智能型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使工业产品设计步入了电脑时代。60-80 年代,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人体工程学得到了相当显著的开展。人体工程的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人造的产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