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一:《人类简史》读后感——人类的进化与革命 《人类简史》读后感——人类的进化与革命 管理学院 曹露濛 PB14204031 18856020370 一 尤瓦尔.赫拉利(yuvalNoalHarari),生与 1976 年,2024 年在牛 津大学耶稣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曾专攻中世纪史和军事史, 经历了微观和中观历史学的专门训练,后转投极宏观的世界历 史讨论,而且特别热衷于从物理、化学、生物、人类学、生态 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做作为一个物种的 智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做出全方位的考察和预测。 “《人类简史》是一本奇书”,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慨。初读此书,确实被作者各种奇异的观点所吸引。这是一本观点性的书,一本哲学性的历史书,不是陈述史实的历史书。作者整本书观点非常鲜亮,从石器时代的智人演化,一直到 21 世纪的政治和科技革命,作者例举了详尽的史实,并用充满想象的文字,试图证明着:人类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物种;历史总是充满骗局,人类的农业革命就是最大的骗局;人类历史从无真正的正义;人类的庞大社会组织和精神力量来自虚拟的共同想象;科学这一光辉名词身后站着贪欲的君主与资本家。最后,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讨论了“人类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是欢乐?”这样的“非历史”问题。 不得不说,《人类简史》非常发人深省。受《失控》以及《技术的本质》中进化思想的启发,我试图从一种广义上进化的观点谈谈我的理解。 二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三次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首先,从生物分类的角度,先是有了人属,或者人科,才有人种。假如说南方古猿是我们的祖宗,那么黑猩猩则是我们的表亲,尼安德特人、梭罗人是我们智人的兄弟,完全符合生物进化的逻辑。人类就是一个没什么特别的物种。在时间的尺度上行走的,在 200-250 万年前,是南方古猿,在 7—10 万年前,则变成了智人、尼安德特人等直立行走、会制作工具的不同人种。而智人发生了认知革命,形成了“文化”,于是有了“历史”,于是 2024 年有了老师批改这篇作业的行为。 认知革命 大约 7 万到 3 万年前,智人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就是认知革命。之所以会产生认知革命,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来说,基因一直在突变和重组,环境不断改变,像一把筛子,只将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变异不断积累,最终产生生殖隔离,也就是物种进化,人类的认知革命很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