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资源★★★ 摘要: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日本面,临着转变对外贸易战略的压力。对此,日本实行了拖延的做法。直到 80 年代中期,国内外条件根本具备、时机根本成熟,才开始着手将“外需主导型〞战略转变为“内需主导型〞战略。总的说,日本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并无问题,但后续的政策调整出现了很多失误,因而导致了经济的长期停滞。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调整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外需主导型:内需主导型 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外需主导型〞战略立国的日本成功地完成了经济“追赶〞的任务,经济实力跃居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此时,日本面临着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和开放市场的压力,“外需主导型〞战略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那么,日本为什么没有在 70 年代中期就转向“内需主导型〞开展战略,而延迟至 80 年代中期才开始这一转变呢?客观地说,相对而言,70 年代中期的日本并不具备从“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战略转变的条件,而到了 80 年代中期,条件根本具备、时机也根本成熟。回忆这一转变的过程,不难发现,这既是日本在当时面临巨大国际压力情况下的被动选择,也是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开展状况而做出的主动调整,是内外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日本进行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并无问题,但后续的政策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因而导致了经济的长期停滞。 一、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国内经济条件 从经济总量指标看,早在 70 年代初期,日本就成功地实现了追赶的任务。据统计,1965 年时日本 GDP 还落在美国、原西德、英国、法国之后,而到了 1970 年,日本 GDP 到达 2035 亿美元,超过了原西德、英国和法同,不过与美国的差距仍较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5。⑴ 1975 年,日本的 GDP 到达 4988 亿美元,1980 年首次超过一万亿美元,1985 年为 13422 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 2/5。总的来说,70 年代中期,就 GDP 总量看,日本经济已根本完成追赶任务,不过,日本当时的各项分类经济指标与现今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类似,只有到了 80 年代中期,日本才成为一个较成熟的经济兴旺国家,根本具备了实施“内需主导型〞战略的各项条件。 从经济景气指标看,1971 年到 1980 年的 10 年问,日本的景气变动比拟频繁 70 年代中期那么经历了较长的不景气时期,即从 1973 年 11 月到 1977 年 10 月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