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行政事业单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意义也很重大。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自我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单位内部的制度的建立,从而使其高速运行。基于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有了相应的改变,本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现状,分析了其运行的不足之处,也提出了相应应对的政策。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探讨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已然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可以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源配置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健全的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和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建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仍有落后之处,未能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定义。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isppia)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旨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管理的独立的、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活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估业务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二)当前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1941年,美国纽约成立“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简称iia)。1996年,iia研究基金会形成了《内部审计的未来:特尔菲研究》的报告,指出风险防范、提供增值性服务等应作为今后内部审计的重点发展方向。20XX年iia发布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第1页共6页架》。通过上文对国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内部审计经历了由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四个阶段。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很难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2)国内研究现状。相对而言,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起步较晚。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96年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明确了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工作的职责范围、内容和根本目标。个人研究方面,汪小曼等在《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研究》一文中指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地位缺失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价值发挥的主要因素;张友堂在《政府审计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基于政府审计与大学内部审计关系的角度》一文中指出,政府审计应当去除行政化色彩,保持独立性;张文辉在《浅谈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及政府审计的关系与协作》一文中指出,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充分借助其他群体以及审计力量,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内部审计控制体系;郑石桥在《公共问责机制与政府内部审计》一文,从理论的角度上构建了公共问责机制,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针对内部审计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思路主要为对现有经验的借鉴与总结以及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现状的研究,但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指导性意义,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有待加强。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一)内部审计意识淡薄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基础和建设环境并不完善,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工作人员,都缺乏内部审计的深入认知,内审意识淡薄,认为内部审计降低了日常工作的运行效率。而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对内部审计有一定的研究分析,制定了自身内部审计的执行目标,但却忽视了内部审计的监管效果,使得内部审计空有架子,难见成效。且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官本位的社会生态理念,仍然在社会第2页共6页的某些领域影响着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