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思考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安消防部队所承担的任务由原来的防火灭火向社会抢险救援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方向拓展,这给广大消防官兵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象的发展,任务的扩展,使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在急、难、险、重灾害事故中能否打得赢的严峻挑战。一、目前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各级灭火指挥员是指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灭火指挥员,构成了公安消防部队自上而下的灭火指挥体系。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是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但从近几年灭火救援的实践来看,在支队、大队、中队三个灭火指挥层次上,因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救援的需要。从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以消防学校中专毕业的干部为主,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的干部在消防部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从地方大学毕业的从事灭火指挥或相关理论研究的干部更少,因此干部的生长培养体系上有待于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学历较高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因受服役年限规定的限制又不得不退出现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基层消防部队目前是车多人少,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较重,又缺乏抢险救援的专业人才,而抢险救援范围广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如医疗救护,消防部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承担。再如腐蚀性气体和剧毒气体的泄漏,目前凭消防官兵的知识结构和简单的设备来完成检测、处置也是有困难的。处置核泄漏事故,公安消防部队更是缺乏基础。如建筑物倒塌和生化等恶性灾害事故,一线基层指挥员也是缺乏化工、建筑学等方面知识,很难胜任。第1页共9页二、兵员结构不合理,灭火救援一线士官缺乏消防队员在执行灭火及抢险救援任务时不仅对体力有较强的依赖,而且对技术技能的依赖更是必需的。消防队员的综合素质与承担的急、难、险、重灭火救援任务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公安消防部队警力严重不足,消防人员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九,而像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政府消防人员的比例均在万分之十以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万分之三至五以上。以我省为例,全省人口约为7500万,而消防现役制人员编制为6216人,占全省总人口不到万分之零点八三,分布在全省13个支队机关、142个消防大队、157个消防中队、13个修理所、13个轮训队及13个卫生队等单位,除炊事员、通信员、门卫岗哨等外,有的执勤中队一线战斗员不足10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抢险救援和处置其它各类灾害事故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据统计,XX省消防部队2002年一年扑救各类火灾14533起、参加社会抢险救援和处置其它各类灾害事故6002起,抢救受灾群众320人,而实行两年义务兵役制后,人员的流动速度加快,特别在补兵退伍期间执勤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从人员角度来讲,根本不能满足较大规模的灭火和抢险救援需要。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目前各基层中队的执勤实力不但没有得到增强,反而有所削弱。主要原因是兵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基层中队主要以两年度到五年度的兵为主体,作为基层作战的主要力量,业务技能相对较好,也积累了一定的扑救火灾经验,在处置各类突发事故中作用比较明显。虽然目前选配士官的比例加大,可以多服役几年,但士官中驾驶员、通信员、卫生员等占多数,担任灭火救援一线任务的士官由于种种原因占很少比例,只有班长由士官担任,战斗员几乎没有士官,难以胜任面广量大,而且处置难度也越来越大的灾害事故的需要。从XX省消防部队来看,全省现有士官2300人,其中担任灭火救援参与直接战斗的仅800人左右,只占35%。有相当一部分士官在基层中队担任给养员、文书、炊事员。消防部队现行的两年义务兵役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不利因素,当兵两年,在部队还没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就已经面临着退伍了。一般来说第一年主要是以学习为主,从入伍到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业务第2页共9页技能这就差不多花去了半年的时间,再从能熟练掌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