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来历及习俗一览 〔元旦〕,即公历的 1 月 1 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元旦节来历及风俗一览,喜爱可以共享一下哟! 元旦节来历 元旦的由来,其实可以追溯自尧舜时期。〔传奇〕在四、五千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当时尧天子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不过,由于他的儿子无才不太成器,他就没有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当时尧就对舜这样说道:“你今后肯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就把自己的帝位传给了禹,禹也像舜一样勤政爱民,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别人的爱戴。因此,后来当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头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事实上,许多人以为元旦是近代才有的,其实也是大错特错的。在古代的时候,许多皇朝都会在元旦这一天进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比方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等,而民间也渐渐形成了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聚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消遣庆祝活动。 元旦节风俗 元旦节的风俗有吃饺子,吃年糕,赏花灯和祭祖,还有就是放鞭炮,当然如今许多地区为了爱护环境已经明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重点是团聚。 元旦节的风俗还有南北的划分,北方人流行吃饺子,南方人流行吃年糕,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元旦节吃饺子的风俗,兴盛于明清时期,《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 元旦节吃饺子的花样多种多样,饺子的馅料有猪肉馅、鱼肉馅、三鲜馅、韭菜馅、牛肉馅、羊肉馅、香菇馅、番茄鸡蛋馅等,还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花边饺等多种多样的形态。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南方地区非常盛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中有记载,“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年糕和年年高谐音,有很好的寓意,也寄予着人们很好的希望,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年糕早期用来祭祀神灵及供奉祖先,之后慢慢的进展成家喻户晓的美味。 元旦节活动 北方的元旦风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特别的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的时候开头,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会出去干活,也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