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活动的指导意见为深化贯彻学校七届八次教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大学生素养拓展方案在全校大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风气氛,现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活动。一、目的与意义学习型团队建设旨在创立学习、沟通、共享平台与载体,创新教育、管理、效劳一体化的学生工作模式,导航学生人生,导引学生学习,导向学生行为。教育大学生进行“团队学习,增强自我效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践行学习诺言,实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关系,为将来参加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根底;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团队精神,使同学间同进步共开展。二、学习型团队讨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1、科学理论学习与运用方面,如围绕改革开放 30 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调查讨论;科学开展观宣讲;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先进性等。2、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如围绕保护公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挥主人翁作用等。3、关爱型校园建设方面,如围绕关爱生命与体验生活,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与集体之间的和谐关系。4、文化型校园建设方面,如何建设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学生及如何看待大学生休闲文化等。5、专业知识拓展方面,主要是依托专业知识彰显专业技能与制造创新精神。6、大学生素养教育方面,要表达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7、道德实践方面,要坚持知行统一,如树立“大德育理念,如何〞成人成才;加强根底文明素养〔如“四文明、“四有〕,如何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诚信教育等。8、思想学习生活互助方面,如先进带后进、创立党员、考研寝室等。9、自主创业探究方面,主要包括知识型、创意型、兴趣型、学习效劳型、生活效劳型创业等的探究实践。10、也可结合实际自选讨论与实践内容。三、团队创立原那么与申报分类〔一〕团队申报原那么在校 06、07、08 级学生均可申报组建团队。团队成员要求在三人以上,可在本院〔系〕中同专业或不同专业、同班级或不同班级中组建,也可跨院〔系〕组建。学习型团队要明确召集人,召集人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老师。学习型团队要根据讨论目标与内容自主确立团队名称,明确团队内局部工。〔二〕团队分类根据团队讨论内容、目标及预期效果,将学习型团队分为校级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