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的护理综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科学,它是借助影像监视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介入治疗肿瘤是利用导管技术超选肿瘤的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靶血管,增加肿瘤药物浓度,提高杀伤癌细胞的效力,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以达到消灭或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1]。介入放射学的兴起为护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并发症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此,本文就肿瘤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内容展开综述,以期为改善肿瘤患者预后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1 术前准备1.1 导管室环境准备介入治疗为无菌操作,要求导管室清洁、整齐,空气消毒指数达 II 类环境要求,每次介入前将室内清扫干净,地面、桌面用有消毒液的抹布擦净。1.2 器械及药物准备由于介入治疗是直接进行血管内导管的操作,对无菌技术要求更加严格,不允许有丝毫的致感染因素,对术中所用器械必须彻底灭菌,并检查其质量,以防发生折曲、断裂等意外。导管室内必须备有常用急救药品、器材,并定期检查,以备急用。准备好一次性穿刺针、各类型导管、微导管及消毒器械、敷料、明胶海绵等。核对化疗药品是否准确无误、是否签订手术协议书[2]。1.3 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护理1.3.1 详细了解病情全面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制定适合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与术者一起讨论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意外。查阅化验单,查问心电图报告单了解心脏情况,对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术前训练在床上解小便,以利于术后肢体制动时在床上排便顺利及穿刺部位免受污染。术前晚要让患者充分休息,利于患者术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充沛体力。术日晨禁食,但可适量饮水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3]。1.3.2 皮肤准备术前 Id,准备插管部位的备皮[4]。如有糜烂、过敏、皮脂腺囊肿等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同时注意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情况,作记号,便于术中、术后对照。1.3.3 药物过敏试验由于目前所使用的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行碘过敏试验前应详细了解患者有无诱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哮喘、荨麻疹、湿疹、心脏病、造影剂过敏史、其他过敏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等,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谨慎做过敏试验,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尽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5]。1.3.4 心理护理介入疗法是一门新兴技术,患者和家属对此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