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期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

分期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_第1页
1/6
分期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_第2页
2/6
分期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_第3页
3/6
分期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 1 病因病机 在中医古籍中并无与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相对应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痿证”“麻木”“不仁”等范畴。“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法律规范初稿”[4]将其定义为“消渴痹证”。中医学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5],燥热为阳邪,易伤阴耗气,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运无力,血行不畅,停而为瘀,正如《医林改错》中所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阴虚日久,阴损及阳,必定导致阴阳两虚,阳虚寒凝,亦致血瘀。虚热内盛,耗灼津液,炼液成痰;痰瘀互结,痹阻脉络,不通则痛。同时,气能生血,气虚则血虚,络脉失养,不能濡养四肢,不荣则痛。故消渴病日久可产生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阳虚血瘀以及痰瘀阻滞等病机改变,继而变生痛苦、麻木、烧灼感、肢体发凉、萎缩等症状。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由糖尿病渐渐进展而来,与叶天士提出的“久病致瘀,瘀致久病”观点相合。卜教授认为本病乃消渴病日久失治,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在此基础上夹有痰浊、血瘀而发病,认为痰瘀阻络为本病的发病关键。 2 分期辨治 2.1 早期益气养阴,行血通络 早期患者常见手足麻木乏力,末端时有刺痛,夜间尤甚;少气懒言,神困乏怠,动则汗出,或口干多饮,五心烦热;舌质红,舌体偏瘦,少苔,脉涩而无力等临床表现,证属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络阻。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行血通络为辅,方用卜教授阅历方滋膵通脉饮加减。该方由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滋膵饮”加活血通络药物组成,全方药味:黄芪、鬼箭羽、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桃仁、红花、地龙、川芎、石斛、川牛膝、水蛭、甘草。方中黄芪乃补气之要药,气为血之帅,加强补气之功,可助行血通络;鬼箭羽既能破瘀散结,又可活血止痛,适用于瘀血阻滞之证,二者合而为君。生地黄养阴生津,助黄芪以治气阴两虚之本;山药、山茱萸滋补肝肾;桃仁、红花破瘀行血,祛瘀生新;地龙通络但不伤络;水蛭化瘀通络,善除络中之瘀血,上述 7 味为臣药。川芎味辛、性温,《本草汇言》谓其“痛痒疮疡、痈疽寒热、脚弱痿痹、肿痛却步,并能治之”;石斛味甘、性平,《证类本草》言其“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逐脚膝疼冷痹弱,可以轻身延年”;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通经活血,引药下行,上述 3 味合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6]。随症加减:烦渴不止者,酌加玉竹、乌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分期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