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解剖学争辩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内各医学院校相继对解剖学课程进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说课程,是任课老师向同行介绍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以及教学设计和设计依据,沟通教学阅历,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老师群体的专业化素养为目的的教研活动方式。如何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发挥其特有功能,将是值得我们商量 的一个课题。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现代教育设计理论为根底,?口腔颌面解剖学?内容为案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活动,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建立与特色六个方面,对?口腔颌面解剖学?课程做一番探讨,并与同行商榷,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口腔颌面解剖学?是商量 正常人体口腔、额面、颈部形态构造的学科,是口腔临床专业同学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学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完成了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课程的学习,对人体的构造有了大体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依据口腔临床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口腔医学岗位需求和口腔医学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我们制定了三个课程目标:学问目标,把握?口腔颌面解剖学?根本理论、根本学问和根本方法;力气目标,娴熟把握口腔颌面颈部解剖操作根本技术,培育临床动手力气;素养目标,培育高尚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医患沟通力气。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解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临床口腔岗位就业为导向,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临床执业力气为目标,留意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必要性,留意培育同学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课程总共 48 学时,理论与实践各占一半,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学习?口腔颌面解剖学?课程的主要是临床口腔专业的同学,他们的差异性比较大,除了有大陆同学,还有来自港、澳、台的同学。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由皮昕主编,本教材将口腔颌面解剖学问和口腔生理学问相连接,不仅有利于同学的预习,更有利于同学以后的复习。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当中,以实践操作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针对本课程课时少、同学差异性大和老师教学工作量大等特点,我们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我校解剖人体博物馆中精致的标本。课前仔细备课,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具体内容的教学措施、方法。课堂有效的实施,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