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社总编辑竞聘讲话材料我填报的职位是——xx 周刊社总编辑。非常感谢台党组给了我这个机会,能够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一下我今后的工作思路。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 1990 年 6 月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分配到原 xx 市广播电视局宣传科、总编室,1992 年 10 月作为 5 个创始人之一创办了这份报纸。1999 年5 月起担任报社副总编辑,2024 年 3 月成为报社总编辑,今年正好是第 10 个年头。 我认为,xx 周刊社总编辑的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做好编辑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周刊执行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负责,指导、组织、策划重大战役性报道,对每期报纸进行批阅,同时对编辑记者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定分配、奖惩等办法。 报社总编辑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目前,《xx 周刊》正面临着采编队伍人才匮乏的瓶颈、报纸发行日益艰难的窘境、经营状况上升乏力的困境。采编、发行、广告“三驾马车”如何破解难题,圆满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我认为,要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做好”: 一、坚持内容为王,做好本土文章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新媒体的快速进展证明内容已经不重要,渠道、传播、用户才重要。我认为,对于《xx 周刊》而言,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在当前媒体融合进展的大趋势中,只有坚持深耕内容,才有底气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抢占制高点;只有立足内容上的本土特色,树立权威亲和、服务形象,才能打造好地方性的强势媒体。 在 xx 地区,只有两家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平面媒体,《xx 周刊》在党报属性之外拥有无限宽广的进展空间,我对此充满信心。经过多年的努力,《xx 周刊》内容的本土化率已经达到了 75%,今后,我们要坚定不移、不惜一切代价地推动内容的本土化。 二、坚持舆论监督,做好深度报道 周刊的属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日报那样抢新闻的时效性,因此我们只能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对同一新闻事件实行不同的报道视角。在报道形式上,要看到新闻事件的延伸性和可挖掘性,力求深化新闻背后,探寻前因后果,追溯历史与现实,力求视角独到,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新闻事件,让时效性的“短腿”成为一种无法复制的优势。 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但舆论监督不是为了挑刺,更不是为了激化矛盾。我市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在周刊举办的特约撰稿人座谈会上曾经说,由于种种原因,舆论监督的历史重担毫无选择地落在了周刊人的肩上。通过近几年的探究与实践,《xx 周刊》的舆论监督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