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革新绩效监管的转变 近年来,从职能制向事业部制转变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变革的趋势。在变革中,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原有绩效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形势,必需进展相应转变。 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含义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是对商业银行绩效实现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管理,是效劳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讲,是指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到达本行战略目标而共同参加的绩效预备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及绩效目标提升持续循环的过程。 2 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者生疏缺乏、理解片面第一,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管理者往往简洁地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评,认为设计考评表,量化考评指标,确立考评标准,兑现考评奖金,就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部,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这仅仅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银行管理者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往往表达在与工资、奖金的挂钩上,鼓舞手段过于单一,导致管理者与员工形成果效管理就是涨工资或减工资,将绩效管理等同于薪酬管理。第三,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在绩效管理过程当中,普遍无视员工参加,造成员工对绩效管理体系知之甚少,考核也仅是员工被动承受。这种简洁的、片面的、单向的绩效管理,必定使得员工内心产生疑虑和抵触心情,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单方面对自己实施的管理与约束,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消极应付甚至排斥。第四,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缺乏对员工的辅导和信息反响渠道不畅,员工只知道奖惩却不知晓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缺乏,只得到眼前的奖惩却难以在工作中取得进步,久而久之将挫伤员工的主动性。 2.2 在职能制组织架构下,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存在与战略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当前,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目标不是依从于战略目标,而是依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结合各自的任务制定的。各职能部门在绩效考核中更多地考虑本部门利益而无视银行整体利益,由于各部门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不能有效地落实和反映银行整体经营战略与中长期经营进展目标,绩效考评与银行战略目标相脱节,银行整体的组织绩效降低,不利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2.3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偏重于规模指标从目前国内利率市场看,存贷款利差稳定,这相当于为国内银行业供应了稳定的盈利空间,必定导致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抢市场、争份额〞。为追求高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