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信贷经营进展思考 当前,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将面临新考验。为此,笔者拟对宏观调控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作一透视,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宏观调控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的新风险 〔一〕“二高一资〞行业风险加大 南通地区“二高一资〞行业主要分布在印染、化工和钢丝绳领域。相应客户风险点在于:一是规模较小,抗风险力气弱。如南通钢丝绳行业客户大局部的年产量集中在 1 万吨左右,销售收入在 8000 万元左右,均属小规模企业,抗风险力气不强。二是产品构造欠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工艺水平大多偏低,附加值不高。三是环保门槛提高,行业风险加大。如印染行业因其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大,废水实际处理达标率低,被环保部门列为重点排污治理对象。尽管大多建有废水处理措施,但处理工艺和操作管理普遍落后,一些产能较小的企业由于本钱等因素难以做到达标排放,可能被勒令关停导致信贷风险。 〔二〕退税政策调整后外贸及出口加工型企业风险不断积聚 南通市目前的出口商品仍以化工、橡胶制品和钢丝绳等“两高一资〞产品和纺织、服装、鞋帽、五金工具、玩具、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退税政策调整在短期内将使商业银行客户中那些利润率低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生存风险。一些利润率较低的中小企业,因其产品附加值不高,出口中的优势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其利润几乎是靠国家出口退税来支撑,退税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导致这类企业失去利润空间。南通市纺织服装、板材、五金工具、玩具等行业的出口企业都将因此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地步,造成企业预期利润落空。同时,出口企业产品转内销后将加剧国内同行业市场竞争风险,局部企业将会被淘汰。 〔三〕人民币升值将造成授信业务的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因人民币升值而明显受益的行业相对较少,而直承受到不利影响的主要有三类行业:一是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纺织、电子、家电、医药、造船等行业;二是进口替代型的行业,主要是石化下游产品;三是产品国际定价的原材料行业,包括氧化铝、矿石有色金属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原材料销售行业。随着升值势头的加剧,受不利影响的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响程度也将更加严峻。随着这些行业盈利力气和偿债力气的下降,将增大银行在相关行业贷款的风险,对授信业务造成深远的影响。 〔四〕贸易型客户的经营风险变大。 贸易型客户易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在其上下游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