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编码:C101课程学分:3适用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讨论生的必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通讯、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较深化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本课程通过介绍图像的数学描述、图像的数字化、图像正交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编码、图像分析和彩色图像处理等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以后,具有阅读各类图像处理文献的能力和进行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能力,并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了解)1、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2、数字图像处理的讨论内容;3、图象的数字化处理第二章 图象变换(掌握)1、 连续、离散傅立叶变换;2、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3、 离散余弦变换(DCT)第三章 图象增强(掌握)1、 灰度级修正;2、 图象平滑;3、 图像锐化;4、 伪彩色和假彩色;5、 图像的几何校正第四章 图象的恢复(了解)1、 退化的数学模型;2、 连续系统的图象复原;3、 离散情况下的退化模型;4、 离散情况下的复原;5、 维纳滤波复原。第五章 图象编码(掌握)1、 预测编码;2、 变换编码;3、 熵编码;4、 行程编码;5、 混合编码方法第六章 彩色图像处理技术(掌握)1、 基本概念;2、 颜色空间模型;3、 彩色补偿;4、 彩色平衡;5、 彩色增强第七章 图象分析及检索(了解)1、 图像分析系统概述;2、 图象分割;3、 图象纹理分析;4、 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技术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后续课程:多媒体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通讯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实践内容:图像变换(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图像增强(直方图均衡化) 实践要求:根据算法写出相应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调试并显示,显示结果应与理论分析和算法所期望的结果一致。六、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课内外学时比 :1:课外作业:每章有 1-2 个作业题课外练习:自学相关章节并结合上机实验巩固所学知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