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关于20XX年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为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县域经济赶超发展主战场作用,实现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XX年县工业园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抚八线活力经济带为依托,以壮大园区规模和做大园区经济总量为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项目的引进和开工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开发模式,进一步增添园区发展活力,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品牌效应提升的园区发展体系,确保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在全市工业园区建设中排位前移。二、主要目标20XX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2%,力争达到82亿元、增长50%;实现税收2亿元、力争2.2亿元;新上5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4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亿元;新增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新增开发土地面积3000亩。三、主要举措(一)强化规划引导,推进产业聚集和企业集中发展1、强化规划引导。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到20XX年我县工业园区总体控规要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为此,从今年开始,工业园区要根据发展需要,认真做好园区总体规划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做好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新农村建设点等专项规划。20XX年重点完善北区、南区,稳定XX县区,主攻XX县区三期南段工程3000亩土地征用,发展迎宾大道与抚八线接口处(锦玉工业园),沿抚八线块状延伸,使工业园区融入县城,协调发展。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第1页共7页详规、户外广告规划、区域环评、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由县政府组织县直有关部门进行编制,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2、培育主导产业。依据我县比较优势和五大板块主导产业基础,坚持产业立园、特色兴园,加快园区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化工、食品药品和有色金属等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同类或关联企业的集中,实现集群共生、联动发展,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带动大配套、形成大聚集。对重大产业、龙头企业及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实行“一厂一策”、“一事一议”,重点支持。(1)鼓励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扶持机电行业的发展,做到优先安排用地,优先贷款担保,优先安排技改支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对引进机电行业企业入园,实际进资按1.5倍确认计算引资单位进资数,真正使全县上下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投入用于支持机电产业的发展,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确保机电产业能保持50%左右的增幅,力争把机电产业建成为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基地和特色园。(2)支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主动适应国家再生资源税收政策的调整,突出把保障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金属加工企业落户园区,促进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做大做强。(3)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年纳税100万-500万(不含500万)元、500万-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分别按实际纳税额2%、2.5%、3%奖励企业经营者。(4)鼓励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企业申办成功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基地的,由县政府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认证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3万元;首次获得中国弛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管理奖、中国出口名牌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首次获得XX省著名商标、XX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万元;当年新评为国家级优秀新产品的工业企业,奖励5万元;当年新评为省级优秀新产品的工业企业,奖励5000元;当年荣获国家级或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农业加工型企业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3、注重园区环保,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政府、园区、第2页共7页企业、社会共同推动的原则,重点围绕构建生态环保型产业体系,全面统筹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四大要素,推动园区生态化建设,实现园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