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哪些传统食物 “寒食”是冬至以后第一百零五日,一般多在夏历清明节前一两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士介子推而创设的一个节日。下面是我收集推举的寒食节哪些传统食物,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寒食节介绍 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间,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进展中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传统食物 1、清明果:在清明节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果形似饺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馅有韭菜、鸡蛋、豆腐干等。 2、青团:一种用草头汁来做成的绿色糕团,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3、润饼菜:又称润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4、青精饭: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伴侣,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风俗。 5、寒食粥: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6、饧:即现代饴糖,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需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 7、蛇盘兔:一种面点,它是山西流传 2500 年历史的清明寒食必备美食。蛇盘兔用面粉捏成“蛇”和“兔子”的样子,“蛇”代表介子推的母亲,“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缠绕在一起,用来表达孝道之心。另外还有流传下来的谚语:“蛇盘兔,必定富”。 8、馓子:一种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馓子自古就有,不过如今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