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4 篇)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 新课改至今,我们的数学课堂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学目标由“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加到“四基”“四能”(“四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也从老师为主体地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2024 年 3 月,我校启动了“实施生本教育,构建阳光课堂”的实验课题讨论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一课题下“新五环教学模式”的关键与支撑。为此,我校实验老师在教研室教研员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不断地学习、研讨、实践,从最初的迷茫无措到现在的应对自如,积累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经验,下面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第一步:科学分组,取长补短。一般四人为佳,优劣搭配,男女同组,性格互补。 第二步: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刚开始搞“小组合作学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加上老师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常常是嚷嚷半天,问题没能解决,汇报推三阻四,浪费很多间。找到问题根源,老师根据每组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分工。组织能力强的为小组长,负责组内学习的纪律并有序地组织本组成员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老师”;写字好的为记录员,负责提炼本组观点,简洁准确记录;声音洪亮的为汇报员,负责把本组的学习成果展示介绍给大家;能力差一点的为小助手,负责帮助本组成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像建筑施工场地的“小工”,需要慢慢地培育!为了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建议:小组成员分工先固定一段间,不要急于实行轮流制,机成熟再适当调整,让每一个学生能力都得到不同的锻炼。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等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绝不是老师放任不管。此,老师摇身变成学生,参加到各组学习当中去,一是了解各组学生的想法,更好地做到“以学定教”;二是对有问题的小组及进行点拨指导,达到有效地学习。 学生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又是集中沟通的前提,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针对不同的环节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