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改革思考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保证干部任用公正、公认、准确,**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环节大胆探索,去年以来,该县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对部分正科级领导职位实行了实名推荐。**年11月和今年3月,两次分别就4名县直单位正科级重要领导岗位、3名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和4名乡镇长人选进行实名推荐。此举从干部选任的源头工作出发,通过署实名推荐的方式,实现了干部选任注重业绩、注重公认,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名推荐的主要程序为:一是选择推荐重要岗位。去年11月,县委根据正科级领导岗位空缺情况和干部工作实际,结合乡镇党委换届,选择县林业局局长、规划建设局局长、环境保护局局长、县委(县政府)信访局局长4个重要岗位,试行了全委会XX县区四套班子成员实名推荐。今年3月,结合乡镇人大、政府班子换届,根据市委乡镇班子换届调整原则,对3个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职位、4个乡镇长职位再次实行了全委会XX县区四套班子成员实名推荐。两次实名推荐的11个岗位都属于重要的正科级领导岗位。二是确定推荐原则。根据推荐岗位及所在班子结构情况,确定推荐原则,明确岗位匹配需要条件、要求,明确规定推荐人选必须具备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任职经历等,注重选拔熟悉经济、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执行力强的复合型干部。XX县区规划建设局长要求具有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乡镇党委书记要求在乡镇担任过副科以上职务,使干部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三是提出预备人选。根据岗位匹配条件,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推荐预备人选,两次推荐共有103名干部作为预备人选。四是精心组织推荐。制定了实名推荐工作方案,印制了预备人选基本情况、德才表现、工作业绩简介,设计了推荐表格。第1页共3页参加推荐的人员为县委委员和不是县委委员的县四套班子成员。推荐会由县委书记作动员讲话,介绍推荐岗位、推荐原则和推荐要求,强调推荐纪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介绍预备人选近几年根据工作考核考察综合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等情况,并作填表说明;与会人员根据预备人选基本情况简介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署实名推荐。五是计票综合比优。由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和干部办主任进行统票,严格保密。然后组织部门对每个职务得票前几名的人选进行综合考察比优,特别是对近三年来的工作业绩、群众反映的优劣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将最优秀的干部确定为该岗位的拟任人选。最后经公示和考察后,经县委常委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任职人选。**县两次“署实名责任推荐”,积极探索、完善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的实践证明,推荐得票较高的预备人选都是公认程度较高、工作业绩突出、位岗匹配合适的人选,推选出来的干部在群众中公信度高。通过回访了解,通过实名推荐选任出来的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进入角色速度快,工作业绩比以往更加突出。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实名推荐制有利于破除“领导印象论”,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干部任用的准确性。实名推荐就是用民主的方法选人用人,视野广、失误少、公正度高,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群众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从我县两次实名推荐的情况看,所推荐的人选,尤其是各职位推荐得票第一的人选,与县委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完全吻合。真正把能干事、干成事、群众满意的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二、实名推荐是对干部初始提名权的一种积极探索,增强了参荐提名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带病提拔”。让全委会委员和四套班子成员直接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有利于扩大干部选任中的透明度,从而保证选任干部的准确性。同时,实行党委全委会成员和四套班子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使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一把手”的用人权受到合理制约,增强了第2页共3页参荐提名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了干部推荐提名的质量,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跑官要官、“带病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