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十六国的建立D.匈奴取代西晋第 5 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后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A. 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 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D.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政局动荡。魏、蜀、吴三国政权不断消灭割据势力,魏国统一了北方,吴国和蜀国统治着南方。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为后来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故 D 项正确。2.据史书记载:“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文中的“帝”是指()A.司马昭 B.司马炎C.刘渊 D.符坚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6 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 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故选 B 项。3.下图是西晋末年形势图,这幅图的名称应是()A.西晋短命而亡C.少数民族内迁答案 C飾河r艸!讪胃■■■亀 FC 林畀-2-⑥一②H■VIr-420 年北和梁陈589解析根据形势图并不能得出西晋短命而亡,故 A 项错误;图中内容呈现了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流民南迁,并不能体现十六国的建立以及匈奴取代西晋,故 B、D 两项错误;由图中少数民族分布可知,少数民族迁至内地,故 C 项正确。4.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有()① 统治集团的腐朽②“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国力③ 晋惠帝昏庸④民族压迫政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西晋建立之后统治集团迅速腐化,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且昏庸,源于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耗尽西晋的国力,再加上对内迁的少数民族实行压迫政策导致他们的反抗最终西晋短命而亡。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 D 项。5•某位同学为更好地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特绘制了下面的年代尺,图中①〜⑤分别应该填写的是()A.魏、蜀、吴、西晋、东晋 B.魏、蜀、吴、东晋、西晋C.吴、蜀、魏、西晋、东晋 D.蜀、魏、吴、东晋、西晋答案 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221 年刘备建立蜀国;229 年,孙权建立吴国;266 年,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西晋;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