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欣赏有感五篇 我和我的祖国欣赏有感 1 一部电影七个故事,这是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事情。 七位优秀的导演联袂创作,将七个短片合为一体,将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70 年的大事件娓娓道来。他们将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情感融入电影中,最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笑泪纵横,有温度、有细节,同时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这本身就是中国电影值得书写一笔的事情。 创作团队提出了“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遇”的创作思路,由创作者投入超强的专业能力和饱满的创作热情,由小人物看大事件,将普通人的命运融入新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中,让大国小家的自豪感和烟火气巧妙地融为一体,一点一滴,勾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家国情怀的共同回忆。 细品沧桑里的况味 令我哭起来的单元是《前夜》。 开篇没多久,黄渤扮演的林治远就用南方口音说道,28 年革命,2000 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28 年革命,2000 万人牺牲,仅仅就这 2 个数字,就忍不住让人热泪盈眶。而我喜爱这个单元,并不是因为它背后的宏大与豪情。 《前夜》作为全剧的开篇,重现了庄严神圣的开国大典筹备工作,原来就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但导演摒弃了对宏大事件的叙述,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最细微的点——修理旗杆顶端的“阻断球”——从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以还原,用最细微的元素告诉观众:小到电动升旗都那么不容易,而新中国的成立,又该是何等开天辟地、制造奇迹的伟大功业。 电影中,细致入微的设计图、精确到克的国旗重量、工程师爱吃的驴打滚、街坊邻居家凑出的红绸、故宫门洞里温暖的傍晚阳光,影片用象的细节刻画,让人们看到一场活着的庆典,一段活着的新中国历史,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革命者、建设者,这些生动的内容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存在,而且能让人们触摸到活着的历史细节,让人们信任历史、被历史感动、为有这样的历史而自豪。 这些细节就是夹杂在历史沧桑记忆中的况味。它不是假大空的豪情与口号,它是琐碎的、具象的、温暖的,是更多地下沉到“人”的身上,把对家国情怀的追忆,把对奉献和坚持的铭记,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 回到献礼主题,细细品味,新中国 70 年的沧桑巨变,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人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汇浪成海。 挖掘平淡中的诗意 让我笑起来的单元是《夺冠》。 故事情节很简单。1984 年 8 月 8 日,中国女排对战美国队。与此同时,上海的某个弄堂里人声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