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二十世纪末,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对世界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不失时机地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是国家新时期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新技术企业到传统工业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展开。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陈禹教授指出:“面对 WTO,首当其冲应对挑战的就是企业。假如企业信息化搞不好,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就是一个空白。城市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固然重要,但我觉得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其信息化应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以下我们将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来谈谈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企业信息化的涵义基本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办公自动化、信息化(OA 系统):实现信息传递、信息类资源的共享、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小组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②业务处理自动化、信息化(即企业的 MIS 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企业业务管理下的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业务处理活动自动化和信息化;③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侧重于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制造资源规划(MRP)、企业资源规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建设;④客户服务自动化:利用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客户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到目前为止企业信息化模式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口式的商务模式,第二阶段集成商务模式,第三阶段是 Internet 时代。那么,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推动企业信息化的策略具体是什么呢陈禹教授指出:“电子商务应该是企业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自然延伸和扩展,不应该离开它而另搞一套。从 MIS 到 MRP、ERP,到今日的电子商务,其实都是一件事,即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现代信息技术用到企业中,把企业中原来该干的事情干好。”我国早在 50 年代就已把计算机引入了重点进展领域,但可惜长期只是把 IT 技术当作一种军用技术或科学讨论的工具,没有把它当作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手段。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有了很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