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成长之路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大的感悟和收获。 从 11 年毕业至今,先后在讲坛上走过了近 10 年光景,这八年既短暂又漫长,这里边既有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也有自己的艰辛努力。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老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老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老师的素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老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进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老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假如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二、懂得感恩是老师成长的必备素养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老师,得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因为感恩,你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现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于感恩,是在感恩中静心学习,尽心工作,用爱心回报社会。 三、做个有心人,及时的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假如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四、不仅做“良师”,更要做“益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不仅在传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释疑解惑,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既是他们的“良师”,又是“益友”,我们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