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本特点 《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做斗争的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时可抓住本文特点,突出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提高阅读速度,培育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 本文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 二、在阅读中体会多种手法的运用,突出文章中心 1.三次写到游泳,表现小英雄雨来的性格 一写游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这几句话,犹如一个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并用铁头、三钻儿等很多小朋友作为陪衬,突出了雨来的水性特别好,从而告诉人们雨来是一个聪慧、可爱的孩子。 二写游泳:“……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具体地写出雨来游泳本领高,表现了雨来的机智、灵活。 三写游泳:“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这一段与上一段遥相照应。雨来能在穷凶极恶的敌人的枪口下扎进河里,安然脱险,这不但再次说明雨来游泳本领高强,而且进一步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性格,赞扬雨来确实是一位小英雄。 2.反复的运用,突出人物形象,增强抒情效果 文中大量运用反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大家都兴奋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这是句子的反复,抒发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反复的运用,把人们又惊又喜的情态、又疼又爱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还有的反复,能起到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大家都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雨来的识字课本上的两句话,作者精心地选择它,并安排在师生的诵读中,它会深深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也暗点了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他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 3.前后照应的运用,深化文章中心 课文第五部分有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