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上一节有味道的诗词鉴赏课……古诗词,在浩瀚的中国文化星河中,始终是一颗最璀璨的星辰。所以近些年在语文学习中占的比例显然也是呈增长的趋势了。那么如何上好一节古诗词课就成了很多语文老师钻研的课题。这里说课题似乎大了一些,暂且说说如何上好一节关于古诗词的语文课吧。孟非老师和张大春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就不得不结合自己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了。正好五年级下册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我还历历在目。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 村居》。也是巧了,这三首诗词都是笔锋轻快可爱,有些清新风格的诗词,聚在一起,孩子们其实在了解了诗意以后,要背诵下来也并不困难。这类型的也相对好记忆一点。讲解诗句大致就是点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由同学查找资料解释,最后合成句子,把整首诗连贯起来。大部分时候在连串的时候,都是由我来做的。所以,我大部分时候都是把诗词的基调一开始就铺垫好了的。这样,学生们很好去开展下面的学习。讲了这些年年古诗,几乎都是如此,讲讲读读品品背背。所以孟非老师的在开展教学时引起了我很大兴趣。 授课班级是台湾的屏东县的泰武小学,这群乌拉鲁兹部落的孩子,可以说是属于大山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就用古朴悠扬的古谣吸引住了孟老师。虽然已经六年级了,但在他们中开展古诗教学确实有些难度,他们甚至不知道诗仙李白。那么如何叫他们把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熟能成诵呢。孟老师不但很详尽的把整首古诗意思串讲之后,还结合自己的生活讲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之后他布置了一项特别有意思的作业。把全班分为三组,每一组用独特的方式讲解李白诗句中出现的三个地方:西安,南京和重庆。还分发了这三个地方的资料图册,孩子们利用了两节课和中间课余时间,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排演着自己小组的节目。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加讨论表演,当然也难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都被孟老师巧妙地化解掉了。汇演时候,表演重庆地方特色的几个大男孩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他们用 rap 的形式,把李白的诗和重庆特色融合起来,让人听了不觉得就要摆动起身体来。“重庆的地形是盆地,他们那里超级漂亮。泰武说唱歌手都不费劲,现在为你一一说明。他们的山型都凹凸不平,还有他们的火锅都是井字形。让我想到孟非老师很有型。现在我的说唱,希望可以拿第一名……跟我说,朝辞白帝彩云间。我听说重庆的水煮鱼特别的鲜。跟我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自泰武的说唱歌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