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讲稿: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永葆本色课程前言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交流的一个主题是关于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之永葆本色。在讲到今天这样的一个主题的时候,我想和大家在开始的时候先分享一个案例。大家在这样的一张图片里面呢,看到了一位老人的形象,这位老人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近几年他的响亮的名字再次在我们的大江南北所响彻,他就是被人民群众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样的杨善洲同志。那么杨善洲同志呢,他是一个云南人,之后他陆续地在我们XX省的XX市,他做过地委书记。那么在1988年的时候,他是离休了。我们看到杨善洲同志呢,他其实从1951年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了我们区县主要的领导,担任了地委的领导将近20年的时间,他工作35年以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做到了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那么大家所知道杨善洲同志呢,是因为1986年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了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同时,他在一个试点县里面亲办农场,一干就是20多年,他带领大家植树造林有7万多亩,林场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87%以上。把昔日荒山的土岭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那么我们在这样的一张图里面也能看到,杨善洲在他苦心耕耘的树林里的一个情况。他说了一句话也是让大家为之动容的,杨善洲他讲到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他这句话讲得非常感人,他讲到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这样的一些行为其实也是得到了百姓得到了人民群众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我们党员里面一个非常杰出的一个人物,那么我们在看完这样的一个案例,其实它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党员干部,他所具有的一个非常崇高的品质。。这个跟我们现在我们说的共产党这样的一些优良传统的发展有些非常紧密的联系。第1页共5页还有比如说我们讲到的中华民族的一些勤劳、简朴、刻苦、耐劳这样的一些传统,我们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平天下”,它其实也是把勤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我们的勤劳思想往往是和简朴联系在一起的,在古诗当中就经常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因为辛勤劳作的艰苦和不容易,所以我们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就提倡了要反对奢侈,要崇尚简朴,那么这个是我们中华的一些文化,它对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的渊源。(三)马克思主义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点,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其实是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有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遍传播逐渐被中国革命者所接受,使我们中国革命有了一套理论的武器、科学的武器,从而成为我们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形成的一个理论基础,比如说我们讲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实就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观察世界、分析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的工具,那么再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一些理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这样的一些观点,它也使我们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理论的一些方法。直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实践。二、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形式和特征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第二个大的问题,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形式和特征,在这样的一个问题里面呢,我们想看一下,我们讲到党员干部要永葆本色,这个本色到底具体指的是一些什么内容,那么它具有怎么样的一些特征呢。我们所知道的是,其实在不同的时代,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它都有着不尽相同的一些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一些精神内涵,因为党的优良传统其实是在一个长期的历史环境当中逐渐地形成的,那么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所以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我们经常讲到的五四精神,然后红旗渠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抗非精神,抗震精神等等,其实这些精神都是党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时期因为时代的需要、时代的需求,而表现出的不同的形态,那么我们在这第2页共5页里就对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这样的一些党的优良传统的精神和特征来进行一个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