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_第1页
1/1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_第2页
2/1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_第3页
3/1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性已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其现状与趋势如下:(一)违法犯罪现状:1、犯罪数量剧增。据统计,20 世纪 50-60 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20-30%;到 80 年代增至70%,至今仍居高不下。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呈明显的上升势态,形势严峻不容忽视。2、犯罪主体变化。(1)低龄化趋向:90 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 70 年代提前了 2-3 岁;14 岁以下的犯罪案明显增多。(2)女性犯罪增多:80 年代以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绝对数增加,且增长率远高于男性。女性青少年犯罪具有极大地腐蚀性,如不遏制会很快在社会上传染开来。(3)闲散人员居多:这些青少年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过早流入社会后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不法分子利用、引诱和唆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3、犯罪类型增多。90 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明显增多。有资料显示犯罪类型依次排列是:盗窃、抢劫、流氓、强奸、伤害、绑架等。其中抢劫和盗窃发案率最高约占 75%左右,是当前青少年主要犯罪类型。据统计:2000 年 1 至 12 月,抢劫罪占 44.36%,盗窃罪占 36%,伤害罪占 15%;2001 年 1 至 6 月,抢劫罪占 48%,盗窃罪占44.2%,伤害罪占 3.8%。近些年来,还出现了新类型犯罪。如涉毒、涉枪、赌博、卖淫、嫖娼和拐卖人口的犯罪日渐增多。(二)违法犯罪趋向:1、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青少年犯罪具有“偶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之外,近些年来,已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部分青少年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手段野蛮、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占 65%,说明了青少年犯罪性质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化趋向。2、趋向团伙性及黑帮化。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中75%属于团伙或结帮作案。他们在一个自由结合的群体中,想法和行动会更多的得到认同和实现。他们结伙行动、互相壮胆、具有“纠合性”的特点。这类纠合起来的群体一旦被不法分子操纵,极易形成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形式、分工明确的团伙,成为一种带黑社会性质的恶势力,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3、向成人性及智能化。在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