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

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_第1页
1/16
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_第2页
2/16
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_第3页
3/16
县“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关于建设“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试点工作方案和全县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相关要求,深化覆盖城乡、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现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全面贯彻 X 的 XX 大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和法治**建设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资源要素统筹调配,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服务供给方式,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建设目标(一)服务集成目标。一是设施集成。在”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内配置集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指引牌、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设备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设施。二是产品集成。集成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行政复议等服务产品。三是力量集成。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库,完善准入、管理、退出、统筹调配机制,集成服务力量。(二)均衡可及目标。按照省司法厅构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一体化空间治理地图的相关要求,对公共法律服务设施进行经纬度标准,推动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 15 分钟范围内不断趋于均衡可及。一是城区以步行 15 分钟(1.2公里)的街道为均衡可及标准;二是乡村以骑行 15 分钟(2.0 公里)的乡镇为均衡可及标准;三是偏远海岛以车行15 分钟(3.0 公里)的乡镇为均衡可及标准。(三)质效评价目标。到 2024 年底,60%的村(社区)建成“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人民群众对“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的满意率达 80%。推动村(社区)建成率和人民群众满意率逐年提升,到 2026 年底,村(社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对“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的满意率达到 90%以上。三、工作原则(一)坚持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成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金名片”,成为法治**、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助力器”。(二)坚持一体统筹。将省、市顶层设计和**贯通落实紧密结合,根据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关于“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要求和全县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部署,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融合集成、统筹调配、集约利用、一体服务。(三)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区位交通、经济基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