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里忆风情 江浙里忆风情 每年,要带我出门旅游。 十几年间已经走遍了小半个,、山东、陕西、湖南、安徽等等等等,我穿梭在祖国山河大地的美景之中,竟有些看厌了。今年协商目的地时,感觉无处可去,最终拍板,自驾前往浙江,一路可以走走停停,很是自由。 虽然生在江苏,也只有小学时偶然跟父亲去过一次杭州,对浙地景色毫无印象,近两年看的书多些,了解到它不仅深藏了古越国的种种,还隐秀着江南柔婉含蓄的风情。浙江这位邻居在我心中就不再只有富有这一个刻板印象了。 我们的第一,是乌镇。 尽管内心知道乌镇已全然商业化,但作为江南地区古镇的典型代表,还是去看一看,也好死心。从里出发前,考虑到此行有些访古的意味,我特意购置了一套汉元素对襟襦裙,要在三十七八度的夏天穿长袖长裙的传统汉服出门,还是需要士气的,只好退而求其次,穿一穿改良的汉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乌镇里还真的见到了穿着传统汉服的女孩,传统服饰在她们身上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下午三点进入了乌镇西栅,沿着一座七拐八拐的桥走了一段,意外地觉察了木心美术馆。惭愧的是,因为对木心先生知之甚少,想必进去了也看不明白,就直接略过了,有些遗憾。乌镇里已没有真正的古建筑,都是后来修缮建筑的,是一个完善的五 A 级景区的`样子。沿着主要的游览路线走,一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展厅和商店。一开始看到昭明书院,还在想是不是我知道的那位昭明,看了看简介,的确是纪念昭明太子的展馆。只不过馆内没有什么展品,而是将图书馆设于此处。书院后侧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让人想起中国另一座古镇的代表凤凰,也诞生了一位文豪沈从文先生。或许这样的内敛古镇简洁滋生出作家心中最原始的写作本能。 我们始终在乌镇西栅里待到了晚上,酒吧街开始营业,霓虹灯折射在河面,更加显得这座小镇现代化。如今找一座真实的古镇实在不简洁,现代文明侵略之下,小知名气的古镇都开始进展旅游业,乌镇就是最早的一批,凤凰我也曾去过,或许是因为在大山深处的缘由,比起乌镇多了一些湘西的淳朴,但随着商业的进展,想必这样的淳朴也迟早湮灭于 21 世纪的商业化之中。 离开乌镇之后,我们随即去了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的一座岛屿,与其他岛屿之间没有桥相连,只能坐渡船前往岛上。早就听说普陀山有海天佛国之称,是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道场,许愿什么的都很灵,即使我不信鬼神之说,到了这种地方,还是信了三分,不由得虔诚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