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铁的进展,周边外部作业对地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外部作业可分为旁侧基坑、上方基坑、上方堆载、穿越隧道、并行隧道、桩基作业、道路及管线作业、爆破作业等[1]。地铁上方河道基坑施工会引起下部土体卸荷回弹,带动隧道隆起。地铁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地下结构、地面结构和高架结构;根据功能可分为车站、区间、车辆段、附属建〔构〕筑物等[2]。杭州区间隧道多采纳盾构法施工,地铁隧道作为管片拼装的柔性结构,受外界扰动后变形较为敏感。本文所选取的工程案例中下卧地铁隧道线路多、线形冗杂、爱护要求高,作为冗杂地铁隧道条件下的上部河道开挖案例,其讨论成果对后续地铁隧道上部基坑实施和地铁隧道爱护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1 工程概况 [3]1.1 相对关系河道宽 30m,河道开挖深度为 6.4~7.6m。河道下方有 5 条已运营地铁隧道和 2 条规划地铁隧道,河道走向与地铁基本垂直。河道开挖底与地铁隧道竖向关系见表 1,河道开挖底与下卧地铁隧道的相对平面关系见图 1,相对剖面关系见图2。1.2 土层地质土层上部为 15~16m 砂质粉土和粉砂,下部为16~17m 淤泥质粉质黏土。1 号线左线与右线位于淤泥质土;1 号线出段线、4 号线出段线与入段线上部位于砂质粉土和粉砂层,下部位于淤泥质土;规划 4 号线正线位于砂质粉土和粉砂层。地层 1.2 土层地质土层上部为 15~16m 砂质粉土和粉砂,下部为 16~17m 淤泥质粉质黏土。1 号线左线与右线位于淤泥质土;1 号线出段线、4 号线出段线与入段线上部位于砂质粉土和粉砂层,下部位于淤泥质土;规划 4 号线正线位于砂质粉土和粉砂层。地层面见图 3,地层参数见表 2。1.3 设计方案河道与地铁相交节点设置 85m×40m 底板,底板厚 1.0~1.5m。河道开挖前,对节点土体采纳 Φ650@450mm 三轴搅拌桩进行满堂加固,并施打抗拔桩〔桩径 0.8m,桩底标高-30.5m,沿地铁走向间距 5.0m,沿河道走向共 6 排〕,河道两侧采纳放坡开挖。 2 河道施工影响分析 2.1 初步分析刘国彬等[4-5]依据工程实录资料,提出上部卸载后的剩余应力影响深度计算公式为该项 目河道开挖深度6.4~7.6m,影响范围为开挖底以下 11.0~11.6m。由表 1 可初步推断河道开挖对 1 号线出段线、4 号线出入段线影响较大,对 1 号线左右线影响相对较小。2.2 数值分析采纳三维 Plaxis 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下卧地铁隧道的变形进行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