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一、引言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语言是借助字音来表达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动听旋律的依据而且又直接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流畅动听的旋律的结合,给观众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从而产生深化心灵的艺术效果。因此,讨论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在演唱中发挥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特点,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演唱富有感染力。在众多的歌唱技巧中,咬字吐字的准确性是声乐的主线,掌握了歌唱的语言发音特点及其规律,对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有很多的声乐教育家、讨论人员对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问题及现象进行过讨论,也出版过不少这方面的期刊和专著,为声乐事业的讨论和进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们国内,马革顺先生在他的《四十年合唱训练》一书中,论证了“清楚的发音及口齿可以改进音质”,“通过良好的咬字吐字,坏的声音习惯可以克服,好的声音习惯可以建立”,“美的歌唱是完美的咬字吐字的结果”。姜家祥老师在他的《民族唱法探究》一文中告诉我们:“作为歌唱艺术,还包括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曲调、圆润的嗓音、丰富的感情。其中,语言是个重要因素和重要表现手段”。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她的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中也论述了“正确的咬字吐字可以促进声音训练”。?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喻宜萱说:“任何歌曲的表现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内心的感情活动,许多细致的生动的表演都有赖于 对文字的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那深刻巧妙的一刹那,常常产生于字里行间的会心感受。”不能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楚、自然、富有感情色彩,就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歌唱者的艺术风格、民族风格、表现形式和不同声乐学派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语言的差别。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也说过,“语言的准确性,是语言表达最基本的要求。不论是中国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还是各种外语语言,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语言思想内容表达的正确性。”? 毋庸置疑,在我国,自古以来学唱的人都很重视歌唱语言的磨炼。那么,国外的歌唱方法特别是在意大利美声唱法中是否就忽视它呢?当然不是。美国声乐教育家赛吉尼斯?卡吉在他《论学习歌唱》一书中说:“我的论点的根据是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