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诊治进展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早饱感及餐后腹胀。患者有胃排空延迟症状,排除机械性梗阻的可能性即可诊断为胃轻瘫。胃排空闪烁扫描法是诊断胃排空延迟的金标准。DGP 的常用治疗措施是饮食调理、促胃动力药、止吐药、抗抑郁等。现就 DGP 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标签: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DGP 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而 DGP 发病机复杂,目前认为与神经病变、高血糖、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患者精神因素等有关。DGP 可极大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准确的诊断及最佳的方案治疗给临床医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1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餐后腹胀和早饱感为 DGP 的主要症状。2 发病机制2.1 高血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糖能直接影响胃排空速度,这一机制包括高血糖水平抑制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产生及降低胃窦部动力。高血糖可以使得 MMC 减弱或发生变异甚至消失。而当糖尿病患者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后胃排空运动则获得改善[2]。而 Rayner 等⑶研究发现高血糖能减弱红霉素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的促进作用,使得胃排空的延迟与高血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胃排空延迟使高糖水平难以控制,而高血糖又进一步延缓了胃排空。2.2 自主神经病变支配胃肠道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及胃肠道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其中,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肌分泌起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有兴奋胃肠道及运动肌分泌的作用,肠神经系统则受以上两种神经的支配,可见神经的损害会对胃肠蠕动造成一定的影响。DGP 的胃排空延缓常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患者变现类似,该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脱髓鞘病变致传到障碍有关。糖尿病进程中肠神经系统突触发生了可塑性变化,从而导致了胃动力减弱,肠神经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减退与 Synapsin-1 的表达减少密切相关[4]。Punkkinen 等[5]对 27 例 1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监测及问卷调查,结果提示胃轻瘫可能与神经病变有关。2.3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病变,病变的特征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病变为糖尿病特征性的并发症。赵宏贤等[6]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推测微血管及胃肠平滑肌病变可导致胃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