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小区生活垃圾清运的调研报告 一、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现状及问题分析 X 区有物业小区 X 个,居住人口 X 万人,物业人员 X 人、垃圾站 X 座,全年生活垃圾产量 X 万吨,占全区生活垃圾产量 X%。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但无论是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小区,目前尚在逐步试点和推广阶段。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作为分类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垃圾运输效率低下 201X 年以来,X 区居民生活垃圾运输实行社会公开招标,运输单位为中标承包的社会企业,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负责全区 X 余座公共垃圾站和涉农街道生活垃圾收集点(池)和企事业、学校和物业小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企业根据全区公共垃圾站(点、池)物业小区垃圾产量,制定运输计划并派出车辆每天或定期进行清运。近年来,X 区加大财政投入,对公共垃圾站进行了环保型的提质改造,配备了生活垃圾压缩运输车辆。 由于物业小区垃圾站没有进行提质改造,因而垃圾运输仍采纳落后的散装方式。201X 年,X 区根据 X 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的通知,在全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要求每个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和物业小区建立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收集点,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运输。但 201X 年 X 区生活垃圾运输项目政府采购招标未对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的分类运输作出明确规定,中标企业仅负责小区垃圾站的清运,假如增加小区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收集点的运输任务,根据市场经济法则,必定在原清运任务的基础上,重新测算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的运输经费。 由此可见,生活垃圾运输方式滞后于形势进展,主要体现为一是政府采购项目和合同与垃圾分类工作要求不适应,亟需进行调整。二是垃圾运输工具采纳吨位小效率低,不能满足物业小区生活垃圾的日常运输需求。 (二)垃圾站设施陈旧破败 X 区范围内小区垃圾站共计 X 座,均属小区规划内自建配套设施,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破损陈旧。物业小区垃圾站均为地埋式,建设时间较长,垃圾站露天放置,垃圾箱为铁制品,无压缩和密封功能,每个垃圾站的容量约 X 吨,每个垃圾站造价 X 万元。其中 X 个垃圾站使用年限已超过 X 年,破旧及锈蚀严重,难以修复,由于生活垃圾囤积无法使用机械装卸清运,只能采纳人工装载,导致时间延长、成本上升、臭味散发严重。X 个垃圾站使用年限超过 X 年,腐蚀较严重,常常发生设备损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