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电气设备系统布线法律规范1.目的和分类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 类:敏感信号线缆 B 类:低压信号线缆 D 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 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A 类 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 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 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 类 指 5V、±15V、±24V、0~10mA、4~20mA 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 类 指 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 类 指额定电压 3kV(最大 3600V)以下,500V 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 4 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 A→E 的顺序排列,A 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 E→A 的顺序排列,E 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线缆应符合 TB/T 1484 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 组(不超过 100℃)和 B 组(不超过 125℃)。 沟通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 GB 及,选择采纳 TBY、TBR 型扁铜线及 TMY、TMR 型铜母线。 对于 A 类和 B 类应采纳双绞屏蔽电缆,A 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纳光纤。 [T]配电电缆宜用屏蔽电缆,以防止对外部的辐射干扰。 3.布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 4.电子装置的布线 布线原则 机车电子装置内两接线端子间电线不允许剪接。 导线穿过金属板(管)孔时,应在板(管)孔上装有绝缘护套(出线环或出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