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法基础① 经济法的社会基础指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问题。② 经济法的经济基础指的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核心是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问题。③ 经济法的政治基础指的是功利主义与正义的关系,核心是契约自治与人权保障问题。2.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一)宪法。经济法立法最根本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二)法律。这里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律是经济法的基本法律渊源。(三)行政法规和规章。主要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属于经济法性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四)地方性法规这主要是指各地方权力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所制定的效力及于所管辖地区的法规。此外,地方行政机关颁布的决定、命令、决议,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法的渊源之列。(五)国际条约。指本国同其他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条约、协定等。(六)判例和习惯。3•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本质是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经济之法。4•市场调节经济有什么缺陷?1.缺乏完全竞争,会导致垄断。2.市场的外部性问题、信息在量上的不充分和分布不均匀问题。3.不能完全实现收入分配的公正。4.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5.市场运行存在成本。6.存在经济周期。5•政府干预经济有什么缺陷?1•政府没有利润观念,干预成本高。2.易于产生浪费和缺乏效率。3.政府对自身的能力过度信赖,缺乏判断政府干预行为是否适当的标准。4.政府及官员都有自身的偏好,都是经济人。政府干预存在着任意性。6•经济法的特征(一)综合性。包括调整对象的综合性和法律规范内容的综合性。(二)调整方法的多样性。包括指导性调整方法、鼓励性调整方法和抑制性调整方法等。(三)经济政策性。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体现,具有经济政策性。当然,经济政策是多种多样的,经济法只是表现那些稳定的定型的经济政策,而不是权宜之计的政策。(四)全局性另一种说法:(一)经济法具有经济性或专业性的特征。(二)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其目标,以社会本位和实质正义为其价值定位。(三)经济法具有政府主导性,在调整手段方面具有政策性和综合性。7•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我国现在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三)社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