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3 篇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之际,公司党总支组织党员一行 30余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心情,踏上了西行前往重庆的红色之旅。重庆红岩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 祖国处处是革命的热土。但是要真正选择一处,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我对那过去的历史是不怎么了解的,但是难得好友相约便去了重庆一游,此行收获颇多。 重庆之白公馆、渣滓洞没到重庆之前总惦记着一定要到白公馆和渣滓洞看一看。因为在从小受的教育中,这里是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与敌人战斗的地方,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同井岗山、延安等革命圣地一样神圣。到了重庆才发现,这里仅被当做一个旅游景点,并没有他的特别之处。就连工作人员和导游也没有其他能推销旅游产品的景点卖力,人们仿佛每天都在沉睡中渡过........ 之所以叫白公馆是因为这里原先是一位白姓人家的房子,后来国民党发现这里人烟稀少,很适合秘密关押共产党人,所以就征用了,名字也就这么叫了下来。 这里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1939 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1943 年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监所。监狱背靠歌乐山,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大门终年紧闭,只有侧面开一小门与外界相通。狱内有牢房 20 间。 从小路行进,不多时便到了著名的渣滓洞。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 1943 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 1947 年 4 月迁回。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 16 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1946 年 7 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后,在押人员全部撤并于渣滓洞看守所。1947 年4 月,渣滓洞看守所一度关门,关押人员全部转回白公馆,10 月,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看守所,恢复关人,关押的主要有“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案”、“挺进报案”和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人员,关人最多时达 300 余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 15 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这些都是不曾忘记的历史,重庆之行真的让我不禁对革命先辈们肃然起敬,不敢说受到多大启发,只能说会更加珍惜好身边的一切。 重庆我是第二次来,由于时间间隔太长,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这次还是一定要去看看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