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纸质档案耐久性——字迹 字迹定义:在纸张外表以各种方式记录反映信息内容的有色文字、线条、印鉴、符号等痕迹。记录方式:书写、打印、复印、盖印、曝光显影等。1964 年墨迹,色彩清楚依旧,纸张脆变洇化第一节决定字迹耐久性的因素一、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一〕碳黑(carbon black)碳黑是许多碳氢化合物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得到的单体碳分子结晶,属于乱层石墨结构,具有连续地吸收包括紫外光在内的所有波长的性能,所以呈现黑色。是一种特别的无机矿物颜料。碳黑的理化性质稳定、耐光、耐热、耐酸碱、耐氧化,不易和其他物质起反响,也不溶于水、油和一般溶剂。〔二〕颜料(pigment) 颜料是指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经调配处理后能涂在物体外表而着色的物质,耐光性较好。按分子性能分有机和无机两类。按来源分天然和人造两类较耐久的色素成分。天然颜料,包括植物性颜料〔如藤黄〕和矿物性颜料〔如朱砂、红土等〕两种。人造颜料,如亚铁氰化铁、鞣酸铁、苯胺黑等人工合成的物质。颜料不易溶于水、油和其他溶剂,耐光坚牢度一般为 5 级或 6 级,最高可达 8 级。具有一定的耐酸、耐碱性,属于较耐久的色素成分。〔三〕染料(dye)染料是指使纤维材料〔或其他材料〕染成色彩鲜亮而坚牢的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或溶剂或转变成溶液或处理成分散状态而被应用,从化学结构来讲它由发色团和助色团组成。在光辐射和某些物质的分子作用下容易发生分解、重排、加成、取代等反响,使染料的发色体、发色团、助色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字迹退色。〔1〕有机染料发色团(chromophore)概念:有机染料分子内,存在某些不饱和基团才能使其显出颜色,这些基团存在不饱和双键,如 C = C、C = O、C = S、C = N、N = N、N = O 等。双键基团中的 π 键的吸收特性可以从吸收波段较短的远紫外光区向长波段方向移动。这些基团称为发色团。〔2〕有机染料发色体概念:多个发色团必须连在足够长的共轭体系 (conjugative system)上或者同时有多个发色团连在一起时,染料才能显出颜色。多个含 π 键基团连得越长,形成共轭体系越长,其吸收波段越移向可见光区,物质便发色。可造成分子在紫外光到可见光区有吸收性能的体系叫发色体。〔3〕助色团(auxochrome)概念: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本身吸收波段在远紫外光区,连到共轭链或发色团上,可使共轭链或发色团的吸收波段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助色团。助色团具有一定的反响能力,如—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