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量、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 利用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社会进展情况推断和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学基础知识 1.掌握搜集数据的常用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熟悉统计学基本概念; 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 2.掌握描述统计数据特征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性。 3.掌握参数估量方法,掌握样本量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 熟悉评价估量量优劣的标准。 4.掌握总体均值与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 熟悉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方法; 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5.掌握回归模型的参数估量方法及检验; 熟悉回归预测方法及效果评价; 了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6.掌握时间序列基本分析方法; 熟悉时间序列构成分析。 7.掌握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 1.熟悉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熟悉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了解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与手段,了解收入分配理论。 2.掌握利用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计算方法; 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3.掌握 IS-LM 模型,推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 熟悉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的过程;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不同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4.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汇率的影响因素,熟悉净出口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5.熟悉不同类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熟悉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 了解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三)会计基础知识 1.掌握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熟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了解会计的目标、分类、核算对象、基本职能及会计法律法律规范等。 2. 掌握企业主要业务的核算方法; 熟悉会计科目及账户的分类,熟悉借贷记账法基本内容; 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含义,了解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及账户的结构。 3.熟悉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基本情况及错账的更正方法; 熟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及步骤; 了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