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漫谈(三)翻译重在实践我国出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留学法国,攻读法国文学和绘画,回国后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他在 1957 年给《文学报》写的一篇题为“翻译阅历点滴”的文章里就曾说过:“翻译重在实践。” 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力量,确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阅历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力量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阅历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争辩别人的译文。比方,一篇文章在手,预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常作翻译的人都会这样做。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你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从总结阅历的角度来看,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有空的时候,找一些译文来,尤其是好的译文,加以争辩,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提高自己的翻译力量是大有好处的。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只看别人怎样翻译,自己并不动手译,是不行的。我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编过一套翻译教程,有些学校办了辅导班。有一次,一位老师告知我,他的同学只看我的书,并不作练习。我听了大为惊异,赶忙写了一片短文,登在《英语学习》杂志上。我说,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