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及学生管理方法 一职业院校学生状况的分析 根据职业院校招生对象分析,大多数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把握能力,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法制观念淡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部分媒体和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过分追求物质享乐使这些学生缺乏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极度空虚[1]。职业院校学生家庭状况一般,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单亲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视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学习和生活陋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学生普遍心智不成熟。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学生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转变、自我意识的转变、求职择业的困惑,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受阻被压抑产生剧烈的心理矛盾[2]。 二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学校教育的初心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可以扬天性、化习性,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可以光明人的良知,去除人的杂念,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经过若干年的进展,教育已经失去教化的意义,而更注重技的训练,把全部精力放在训练学生生存技能的方向,这就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德育和法律教育共同推动,德育老师可以进行传统美德的授课,同时进行礼仪,德育方面竞赛,大力推行传统美德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运用。很多学生、包括老师,不知法、不懂法、不敬畏法,懵懂少年任性妄为。基础教育开展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们学习物权法、合同法、劳动法、刑法基础等,知法,守法,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行以做,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用法律爱惜自己,同时学校搞活动推行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评选和表彰知法守法的好学生[3]。学校乃教化之重地,学校的微生态应当是一个弘扬正气之地,人人都有良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教育工设荣耀榜,对勤勤恳恳教书育人的老师,上榜表扬。对学生设荣耀榜和勉励榜,对于一周之内出现的好人好事、艰苦努力学习的同学应当上榜表扬,对于表现最差的同学上勉励榜督促上进,激发学生向善的一念。荣耀榜和勉励榜可以设在比较惹眼的地方或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报道。职业院校成立德育训导处和教学督导处,德育训导处由有阅历的老老师和有精力的年轻老师组成,对学校德育表现差的学校开设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督导处由教学阅历丰富的老老师和学习能力强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