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复习政治学科易错易混知识剖析及训练》系列之——三大产业 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剖析误区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先发展农业,再发展工业,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第三产业【剖析】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主、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是正确的。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现代化,农业就无法实现现代化。③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能够吸纳大批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同时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工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条件。④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正确的方针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而不是片面地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先后发展的关系。误区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对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否定【剖析】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移给第三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现象。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其核心。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也是对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否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误区三 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必须先发展第一产业,再发展第二产业,然后发展第三产业【剖析】①三大产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