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论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循道而不忒( ) 寒暑未薄而疾( )而殃祸与治世异( ) 治乱天邪( )怪星之倘见( )解析:tè bó yānɡ yé xiàn答案:B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治乱,天邪?C.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倘见,是无世而不常尝有之。D.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解析:B.“邪”通“耶”;C.“见”通“现”;D.“错”通“措”。答案:A3.下列各句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常规)B.强本而节用(根本)C.寒暑未薄而疾(迫近)D.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指自然的规律)解析:B 项中“本”的意思是农桑,即农业生产。答案:B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B.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解析:A 项“而”表并列关系,其他三项表转折关系。答案:A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译文:保养周备而行动合时,那么天不能让人生病。B.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译文:万物有了大地就会生长,万物没了大地就会死亡,这又是大禹、夏桀所共同面对的。C.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译文:觉得奇怪可以,感到畏惧那就不对了。D.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译文:与其(一味地)推崇天而思慕它,怎么比得上将天当作物质而加以控制呢?解析:“病”在古文的意思往往是“困顿”,而不是“生病”。答案:A6.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解析:虽然四句都写了秋天大自然的景色,但从对偶的要求与全诗的意境上看,B最为合适。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