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广西省高三语文最新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从军行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注〕无那:无奈。(1)乙诗第一、二句中的“新”“旧”二字有何妙处?(4 分)答: (2)甲、乙二诗都写“愁”,试比较这两首诗的第四句在写“愁”的手法上有何 不同。(4 分)答: 参考答案12.(8 分)(1)(4 分。手法、词解、句意、作用各 1 分。) 形成对比( 1 分) ,“新”指的是新曲调,“旧”指的是不变的别情( 1 分) ,意在说明无论琵琵曲如何变换新曲调,曲词中依然蕴含着不变的别情( 1 分) ,渲染了别情之浓重( 1 分)。(2)〔4 分。手法及分析占 1 分,作用(含表达效果关键词及情感)占 1 分。答案要点齐备才能给分。〕甲诗运用虚写(想像)手法,不直接写征人思亲,而是设想亲人思亲之愁( 1 分)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征人思乡之愁绪,感染力强( 1 分) 。乙诗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描绘了秋月高照长城边塞的壮阔之景( 1 分) ,渲染了征人深重的思乡之愁绪,含蓄隽永( 1 分) 。20 年广西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测试语 文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4 分)答: (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4 分)答: 参考答案12.(8 分)(1)(4 分。手法和分析 1 分,表达效果关键词及情感 1 分。) 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1 分),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丝(1 分)。后两句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手法(答出其中两种即可),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下,愁几度飞上云天寻觅归舟(1 分),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1 分)。(2)(4 分。手法、分析各 1 分;作用 2 分,其中表达效果关键 1 分,情感 1 分。)运用反衬手法(1 分),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衬托凄凉乡愁(1 分),突出(1 分)乡愁的浓重(1 分)。广西 20 届高考适应性练习八校联考试题语 文桂林十八中、柳州地区高中、河池高中、梧州高中、钦州一中、百色高中、岑溪中学、恭城中学12.阅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