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在现代经济中,一涉及商品,就离不开货币。人们几乎每天都同货币打交道。在商店和银行的柜台上,各种面值的货币,随处可见。各种商品都要用货币去购买。回答 1—3 题。1.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货币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货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A.货币——纸币——信用货币——信用卡 B.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C.实物——货币——信用卡——电子货币 D.实物——货币——纸币——电子货币2.为应对金融危机,缓解资金链条紧张的局面,商务部于 20 年 11 月下发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赊购赊销,改善支付环境,促进信用消费。在赊购赊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能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这句话说明:① 商品必须通过货币才能交换 ②实现商品价值对生产者至关重要③ 拥有货币比拥有商品更重要 ④质量与需求是生产者的生存之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回答 4—5 题。4.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会带来: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降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D.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5.假设某国 20 年 M 商品的单价是 30 元。20 年上半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20 年下半年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M 商品的单价分别是:A.25 元 31.25 元 B.26 元 30 元C.25 元 30 元 D.36 元 30 元三十年风霜岁月悄然流逝,改革开放的绩效,犹如鲜花朵朵在全国各地绽放。30 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答 6—9 题。6.30 年前,随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8 位农民冒着风险签订“大包干”合同,中央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推向全国。30 年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吹响科学发展的集结号。中国农村改革再次蓄势待发,亿万农民的生活即将翻开更加美好的一页。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因为:① 农...